楼下的木槿花,经过一昼夜的风雨摧残,好多花都凋零落在地上。
邻旁的熊奶奶,一大早拎着一袋肥料去给木槿花施肥,还引来了几个“好为人师”的同龄人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评论。
图片01):路边花坛上的木槿花


邻旁的熊奶奶说,她管着自家楼房上的花卉,看着这房前花坛上的木槿花没人管理,也没人上肥,木槿花都黄了落了好几遍叶,而且还有部分杈枝“死棵”了,看着心疼。于是她决定一大早,就来给木槿花施肥了。
其实木槿花黄花落叶不仅仅是与缺营养有关,而且还与其患感真菌性病害有关。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木槿花黄叶焦叶,枯枝死棵的那些事儿,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2):不同种类的木槿花


木槿花黄叶焦叶枯叶与褐斑病有关:
(一)木槿花褐斑病在田间的病状识别与诊断:
木槿花褐斑病是由木槿“假尾孢半知菌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木槿的叶片上发病。
发病初期的木槿叶片,先在叶正面着生米粒或豆点儿大的暗褐色多角形病斑,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和病害加剧,病斑向周边拓展,斑点增多但不是特别密集的那种。
图片03):纯白色的木槿花


空气潮湿时,木槿花叶片对应的病斑处,会着生“绒状”“暗褐色霉层”(亦即病原菌分生孢子)。
(二)木槿花褐斑病田间化学防控措施:
可以在木槿花褐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者40%百菌清精甲霜灵悬浮剂800~1200倍液喷雾,或者25%啶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者25%烯肟菌酯戊唑醇乳油800~10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45%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6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即可。
图片04):多色彩的木槿花


木槿花枯枝死棵与植株患上枝枯病有关:
(一)木槿花枝枯病在田间的病状识别与诊断:
木槿花枝枯是由“坎帕葡萄穗霉”(类茎点霉)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木槿花的枝条和树干,是茎干上的常见的日常病害。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木槿花“病部”安全赿冬,翌年春季随气温回升而产生孢子,借自然界风雨流水等媒介体,从木槿花植株上的气孔皮孔或没有愈合的伤口处,侵入到木槿花植体内,引起木槿花患病。
图片05):紫红色的木槿花


发病主要部位在木槿花的嫩枝或茎干上。发病时间长,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以致于发病的初期,根本不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待枝干上叶片渐黄发落时,其实病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木槿花枝枯病发病后期,出现枯枝和焦叶。病枝在空气湿度较大时,会有“红色小点”(亦即病原菌的子囊壳)着生在枯枝上。
(二)木槿花枝枯病在田间的化学防控措施:
图片06):不同品种的木槿花


可以在木槿花枝枯病预防过程中用60%苯醚甲环唑武夷霉素抗霉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者50%木霉菌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或者55%异菌脲乙霉威水剂800~12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霜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25%烯酰吗啉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或者18.7%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即可预防及治疗木槿花枝枯病。
木槿花黄叶焦叶枯叶红叶与植株患上白粉病有关:
(一)木槿花白粉病在田间的病状识别与诊断:
图片07):不同色彩不同花型的木槿花


与其他作物或植物白粉病一样,木槿花的白粉病在病体树上的病状识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与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区别点在于其叶片上的“白灰”(白粉状物),然后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亦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患病的木槿花叶片着生多个“小霉斑”时,各病斑会相互融合成“大病斑”,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缺失光合产物的叶片渐黄焦枯,然后提前脱落主枝,可致树势衰弱。
(二)木槿花白粉病在田间的化学防控措施:
图片08):漂亮的木槿花


可以在木槿花白粉病的发病初期用20%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者62.25%腈菌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或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者60%乙嘧酚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60%乙嘧酚邻烯丙基酚水分散粒剂1200~1500倍液喷雾,或者40%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水剂800~1200倍液喷雾,或者25%三唑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即可。
木槿花黄叶枯叶落叶与短暂性生理黄化落叶病有关:
(一)木槿花短暂性生理黄化落叶病在田间的病状表现与诊断识别:
图片09):白色的木槿花


木槿花短暂性生理黄化落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与真菌细菌病毒侵染无关。发病原因主要是与木槿花的日常管理措施有关。
比较行道树两旁的木槿花,公园绿地上孤植片植丛植的木槿花,长时间没有施肥浇水,土壤肥力不足,而又严重干旱,使木槿花生长发育不良,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所以出现“黄化落叶病”。
能够引起木槿花叶片黄化的营养元素如氮,钾,铁镁硫等。当土壤中缺失这些营养元素,木槿花根系不能从土壤中汲取到这些营养或不能有效利用这些营养时,就会出现叶片黄化焦枯或者脱落。
(二)木槿花短暂性生理黄化脱叶病在田间的化学防控措施:
图片10):外观颜值高的木槿花


可以在木槿花出现生理性黄化脱叶初期用60%氮磷钾大量微量元素粉剂500~800倍,或者“稀施美”微量元素多功能叶面肥800~1000倍液喷雾,或“黄叶必治”(螯合铁)中量元素水溶肥800倍液喷雾,或98%晶体磷酸二氢钾水溶性叶面肥与2%尿素液复配使用,即可预防和矫正木槿花短暂性黄叶和脱落症状。
木槿花的枯枝死棵与“地衣和苔藓为害”有关:
(一)木槿花“地衣苔藓为害”在田间的病状表现:
木槿花的基干上喜欢着生“地衣”和“苔藓”。
“地衣”就是一种能与藻或者蓝细菌“共生”的真菌(称地衣型真菌)。靠叶状体碎片进行营养繁殖。平时紧紧贴在木槿花基干上,难于剥离,危害木槿花植株的生长发育。
图片11):不同色彩的木槿花


“苔藓”是一种具有绿色假茎假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假根吸附枝干营养与水分的高等植物。其繁殖体“配子体”可产生孢子。
木槿花植株上的“苔藓”和“地衣”在雨热的高温季节生长发育最旺盛,经秋季生长,进入冬季前停滞下来。
一般情况下,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土壤肥力不足偏酸,湿度大的环境,容易滋生“地衣”和“苔藓”危害。
(二)木槿花“苔藓”和“地衣”危害的解决办法:
图片12):不同花瓣的木槿花


首先是人工清理木槿花根颈处的苔藓和地方,拔除杂草做好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合理疏枝开光落头,加强枝条间的通风透光强度,改善植株内的“小气侯”。
用2%硫酸亚铁溶液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苔藓危害。
或1:1:100波尔多液(或必备)可湿性粉剂(铜制剂),或者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喷雾,或者3%中生绿藻聚糖螯合铜水剂800~1000倍液,或者20%噻菌铜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地衣苔藓即可防控。
图片13):紫色的木槿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