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10首经典中秋诗词)

时间:2024-11-11 08:15:36  100人浏览

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在酒兴正酣中创造出的这个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中秋月夜意境,已经成为中国人中秋抒情的精神高地。这轮皎洁明亮的中秋月,不仅仅代表对亲人的思念、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祝愿,也是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生命跋涉过程中遭遇不如意时寻求安慰的精神坐标。

②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辛弃疾南归已整整12年,杀敌抗金、收复中原的建议始终得不到采纳,备受冷落的将军词人只得将满腔愁怨融化到词中。中秋之夜,遥望皎洁圆月,无奈举起酒杯,向月中嫦娥诉说自己的愿望,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理想,既浪漫,又悲伤。

③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赏析:孟浩然客居异乡,他凝视那一轮明月,心生许多感想,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也有许多的愁苦,可能是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坎坷。这些感想仿佛都附着在那轮凄凉幽冷中秋月夜的景色中,若有似无,抓不住又化不开。

④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诗人眼中的这个中秋之夜,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澄静而素洁,清冷又宁静。他不由的低声问道,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⑤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赏析:皮日休这首中秋诗写得轻松自在,意气风发。“玉颗珊珊下月轮”,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多么美好啊!

⑥ 《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赏析:此诗中,诗人先表达同一轮明月,四海之内也应是一样的月色。接着发问,又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本来是表达圆月升空、四海皆同,可是他笔锋一转,提出怎知千里之外并无风雨交加的疑问,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或许,正是这个问题,才提升了这首诗的意境。

⑦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赏析:这首诗的思想性很强,诗人人从月色皎皎联想到月色无私,月亮才不管你是不是帝王呢,它毫不偏袒,它既照耀帝王家,也会照耀穷人,一视同仁,清辉均沾。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⑧ 《中秋玩月》

五代·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月亮运行的轨迹,展示了月亮的动态美;后两句则是对月光的赞美,以月亮的圆满暗示月光的无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意境空幽,富于理趣。

⑨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赏析:诗人用两个神话传说描绘了月亮,为中秋之月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桂枝撑损向西轮”,想象大胆,生动形象,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⑩ 《中秋月·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赏析:这是寓意非常美好的一首中秋词。词人描绘了中秋月的皎洁,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充满了无奈和感慨;笔锋一转,不管月亮阴晴圆缺,都要了珍惜当前美好;“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表达了词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