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着用眼过度,压力过大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眼睛干涩、视疲劳,甚至眼睛红肿、视力下降等问题高发。中医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总结出了诸多可以养肝明目的食材,如果可以经常食用,对于改善视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羊肝
很多人都爱吃羊杂汤,其实羊杂之中,以羊肝对于身体的滋补作用较好。其味甘苦,性凉,入肝经,具有养血、补肝、明目的功效。对于肝血不足,肝阴亏虚导致的视物模糊、夜盲症、白内障、青光眼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羊肝……补肝明目”,唐代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中说“疗肝风虚热,目赤暗无所见。”
食用羊肝,方法很简单,就是煮熟食用即可,每次吃50g左右。

菊花
秋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其味甘苦,性微寒,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风热上扰、肝阳上亢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滋润皮肤,护肤的作用。
在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菊花……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所以对于眼睛发红、干涩、肿痛的人来说,可以饮用菊花茶来调理。

枸杞
枸杞子,是宁夏枸杞的果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平补肝肾精血,明目的作用。对于肝肾亏虚导致的视物不清、腰膝酸软无力、头晕目眩、干咳等有调理作用。
菊花和枸杞是搭配,是清肝、养肝明目的经典搭配,如治疗肝肾亏虚,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的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就是枸杞、菊花配合六味地黄丸组成的。

桑葚
桑葚,味甘酸,性寒,入肝、神经。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明目的作用。对于肝肾精血亏虚导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视力下降具有调养作用。
《滇南本草》说“桑葚……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就是直接口服嚼着吃,或者泡茶后饮用。

桑叶
桑叶,需要霜降节气后采摘,效果才会较好。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明目的作用。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本草纲目》说:“桑叶……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对于眼睛肿痛、流泪,或者白内障等,桑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用桑叶煎水后洗眼及饮用。
上述这5种食材,同时也是临床中治疗眼科疾病常用的中药。需要说明的是,食疗只能解决较为轻微的眼部不适,对于较重的眼病,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辨证论治,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