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里,印度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更准确来说是个很奇葩的国家。随着印度国力的不断上升加上国内对印度各种匪夷所思新闻的报道,我们这个南亚邻居的出镜率也是越来越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印度的一丢丢——印度为啥叫印度。

1.印度人不认“印度”
印度(India)其实是其他国家对印度这个国家的称呼,India这个词是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才开始有的,他们习惯称自己的国家为“婆罗多(Bharat)”。打个比方,就和我们习惯自己为“中国人”,而不是“切那人”是一样的。前一阵子印度国内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要改印度的国名为婆罗多,理由是印度人认为印度是西方殖民者强加给他们的名字,现在还叫这个名字对他们是一种侮辱,这个有点像前些年韩国将首都“汉城”改为“首尔”,不过最高法院并没有鸟他们。

2.“婆罗多”是真的香
那“婆罗多(Bharat)”又是从哪里来的呀,为什么印度人觉得这个词就这么香?在印度耆那教的传说中,古印度雅利安时期有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打败了入侵的雅利安人,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因此以他的名字给国家命名。这有点像在中国的上古时期,炎帝和皇帝一起打败了蚩尤,然后我们中国人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多少是带得有点骄傲在里面的,所以有人提出改国名就能解释得通了。

3.“印度”这词的由来
那印度为啥叫印度,不叫宽度、长度、摄氏度呢?印度国名来源于印度河,古代印度人称河流为“印度”,所以印度最开始指的是印度河流域那块地方,后来才逐渐扩大到整个南亚地区。但是现在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而且印度河干流与现在的印度完全不沾边,印度古文明哈拉帕文化遗址也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也就是说现在印度人想去哈拉帕城址寻根还得办签证,但就印巴现在这种关系办签证也困难,真是尴尬。汉语中最早出现“印度”一词是在《大唐西域记》中,大唐玄奘大师经过在印度十多年的求学、考察,摈弃了身毒、天竺等前期的翻译,最终选择了印度这一词。

4.熟悉的天竺
印度这个词在梵语中有月亮的意思,所以印度也别称“月亮之国”,对于这个名字我确实没有怎么听说过,不过“天竺”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还是非常熟悉的。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知道了印度的存在,只不过那时候印度还被音译为“身毒或者羌独”,到了东汉时期才被音译为“天竺”。中国人熟悉天竺主要还是要归功于吴承恩老先生的《西游记》,唐玄奘西天取经的西天就是天竺,主要指的就是现在印度这一块地方。其实天竺也好,印度也好,都来自于“Sindhu”这个词,现在用我们的普通话读“天竺”和“印度”这两个词感觉也有些许相似。

和人的名相似,国的名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一个重要标签,每个国家的国名由来多种多样,有的寓意美好,有的缅怀先贤,有的纪念事物。印度这个国名也体现出印度这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可以作为了解印度的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