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守着祖国的边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宋代的范仲淹,就是那个写下《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面对边塞长烟落日的景象,大发感慨,写下《渔家傲》这首词: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有过相似经历的人,读来一定忍不住潸然泪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一个异字,告诉我们,边塞地区的深秋季节,景象迥异于其他地方。你看,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其实就是雁去衡阳。
大雁到了深秋季节要往南飞。飞到哪里就不飞了呢,飞到湖南的所谓回雁塔。所以衡阳雁去就是雁去衡阳;无留意,没有丝毫留下来的意思。
此情此景,特别容易产生孤独、凄凉的感觉。
为什么?
“四面边声连角起”,马上把视觉的感受,转移到了听觉。
四面边声,指军中的号角吹响,四下里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同频共振,产生应和。马鸣声,风声,呜呜的号子声,甚至空谷回音、群山回响,都交错在一起,合奏在一起。
秋天特有的悲凉,油然而生。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千嶂,一层一层的山。纳兰性德的词,山一程,水一程,其中的山也是重重叠叠的山,一重又一重。
在层层的山峰环抱中,一眼望去,什么样的景象特别让人心生感概?
“长烟落日孤城闭”,周围群山环抱,只有一座像孤岛一样的城市。
这种孤独感,没有到过边塞地方的人,也许没有办法体会。
当你看到长烟落日,这样的景象,唯一能够让我们有一个视觉中心的,就是那孤独而笔直的一束长烟。长烟配上夕阳西下,这画面能让人安静到想哭。
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孤城闭”,一个闭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这座城,似乎跟外围没有任何联系。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浓重了。
如果说上半部分(上阕)写的是外部的景象,下半部分(下阕),写的就是内心世界。
“浊酒一杯家万里。”
众所周知,古代的酒,分为清酒和浊酒。清酒是比较好的酒。浊酒,指比较差的,劣等的酒。浊酒一杯家万里,喝着浊酒,心中想起的是什么?
是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故乡。因为有了思乡之情,孤独感又会再一次加深。
为什么不能回去呢?
下面就回答了:“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代边塞地区有一个叫做单于的部落,当时也是我们的一个侵略者。
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什么意思?
本来,在石头上,把建功立业的事情刻下来,记录写下来。勒,就是刻的意思。
归无计,归就是回家;归无计,说的是我现在回去,还无从谈起。
这里,借助汉代窦宪曾经打败单于,在燕然山上把功绩记下来这个事情,借助这个典故,说自己尚未做到这一步。
燕然未勒,就是没有在石碑上刻下自己功成名就的事。
所以,回家,还无从谈起。
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将军也好,士兵也罢,或者词人,其实都抱着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
我们愿意抛妻弃子、远离家乡,守在这一方孤城里,是因为我们有满腔热血,我们有报国情怀,我们想打退敌兵、建功立业。
接下来这一句就绝了!
羌管悠悠霜满地。
第一层,听觉,羌管悠悠。羌管,就是羌笛。羌笛吹响,声音悠远辽阔,特别能引发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层,霜满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霜满地,其实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句妙在哪里?
把听到的羌管悠悠,与感受到的霜满地或者想象中的霜满地,结合在一起,营造了非常独特的意境。
你不仅能想到,将士们晚上睡不着觉,所以拿出羌笛吹奏;你还能想到,一直吹呀吹,吹到地上都起霜了。
表面上是这意思,而实际上,是借用了李白的诗句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深切的思念。千言万语化为最后一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为什么会睡不着?
深夜,秋天的深夜,是很凉的,为什么睡不着?
将军白发,将军的头发都已经泛白。征夫,就是士兵,士兵们呢,却在抹着眼泪。
这就非常有力地揭露出战争带给将士们的痛苦。
情感真实,为词人点个赞吧。
在这首词里面,不仅有家国情怀,同时还有对战争的厌倦,甚至痛恨,是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流露。